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鲤城集成灶维修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鲤城集成灶维修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如何评价泉州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?
如何评价泉州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?我认为泉州最大的问题是城市行政地位过低,虽然GDP总量超过厦门和福州,位居福建第一,但是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,政治地位低必然导致有发展的瓶颈,泉州人凭自己的努力发展到现在已经到顶了,未来如果政治地位不突破,基本上也就这样了。
泉州包括许多国内低阶城市,创造财富自己却留不住财富,有钱人大都去厦门买房置业,很多泉州老板都是在泉州开厂,老婆孩子家人都在厦门住,赚的钱也就转移到厦门了。厦门为什么经济体量这么小,却房价那么高?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厦漳泉闽南的有钱人都在厦门购房置业。
当然泉州这几年的规划还是不错的,随着市政府搬迁东海片区,而城东片区建设基本成熟,丰泽区的整体规模将得到极大的拓展,而环湾概念的提出,也带动了台商区的发展。很欣喜的看到泉州走了多年弯路,现在终于坚定的明确了方向。
如何评价泉州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?我认为泉州发展面临的问题比较明显:经济转型缓慢,资本吸引力差,大量企业逃往厦门,强县形势下无法整体规划都在限制着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。
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?
泉州这座城市很尴尬,泉州人确实敢拼,地理位置虽然好,历史文化也有,但是泉州再也很难有林和何的领导班子,魄力不足,泉州这几年到处高喊东亚文化之都,却在对于文化投入非常有限,因为缺人才,不重视唯一一首知名的华侨大学建设,人才流失。不重视企业文化,与创业环境,公共设施投入滞后,缺乏远见,以上种种可以从泉州企业纷纷设立厦门办事处,与华侨大学厦门分校看出来,泉州动车站一天的客流量超过漳州一个月的客流量,当初设计面积也太小,周边相关的汽车客运站,商品市场,防洪渠,泄洪湖等没有及时跟上投入,留着动车站周边比整个市区还大的大片的荒地,建不想建,农民垦不能垦,看着都心疼。市区建设不过规整,道路疏通严重跟不上时代发展,街非街,路非路。
泉州,我一大学同学是那的,2015年元旦的时候去玩过几天,他家在泉州惠安县,一个在全国都有名的石雕工艺,道路两旁的几乎都是做这一块生意的,同学家在一个靠海的小镇上,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海,很激动,在那几天,同学家招待的很客气,一天能够吃四餐呢,排骨,各种海鲜之类的,唯一不足的一点是,他们不爱吃辣椒,饮食清淡,他们的生活水平真的比内陆要好,我是福建旁边江西的,像他们那村子,几乎家家都是三层小楼,装修的也很不错,后来也到他们泉州市区玩了一天,泉州市区有名的景点有郑成功雕像,在那个山上,我是做公交的时候看到的,时间不够,就没去看,他们那个高铁站也很不错,泉州历史上可是丝绸之路的起点,下辖的县还有诸如晋安,安溪,石狮之类的,都是很有名的,泉州加油
你认为泉州在2025年能不能比肩一线城市?
什么是一线城市?是城市主要参照指标无短板,多数领域数据全国顶尖,尤其GDP总量和人均经济数据都处于国内顶尖水准,其他方面比如教育、文化、交通、科研、医疗都属于。
泉州现在发展速度的确很快,民富程度也比较高,但是要很清楚的认识到一点,泉州只是一个经济强市,并非综合强市,一线城市除了深圳都是三位数区号,从建国初期就集中了大量优质资源去打造的国际化都市,之后的深圳虽然不是早期的十大城市之一,但这里的建设力度比早期的十大城市丝毫不差,可以说除了高校资源有所缺失以外,其他领域都已经达到很高标准。
2025年距今只有7年时间,难道楼主感觉泉州和北上广深的差距只有7年吗?像楼主所说的300亿旅游投资项目,看似不少,但是北上广深最近10年以来在旅游方面的投资额度平均都是上万亿的,每年旅游收入平均也都在几千亿,其客流量比厦门都要高几倍,这根本不是投资一个几百亿项目就可以缩小差距的。
比如楼主所在的青岛吧,副省级计划单列市,也算是一个综合型强市,万达、伊甸园(英国)、恒大童世界这三家在青岛要完成1300亿的旅游项目投资,其中大连600亿的东方影都万达茂已经开门纳客,而且是在青岛刚办完上合峰会的情况下,但游客接待量也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%而已,其中万达茂所在的黄岛区只增加了十几个百分点,所以这相对于GDP贡献比就是九牛一毛而已,顶多也就是缩小一点和一线强市的差距罢了,根本上升不到赶超谁的程度。
泉州、厦门、福州加一起,经济规模都赶不上一线,7年时间泉州有可能造出一个福州+厦门?泉州本身不是旅游热门城市,也不是科教文卫强市,即使在二线城市当中,综合实力也比不过几个大省会。所以即使像武汉、南京、杭州这几个仅次于一线的综合大都市,在北上广深未来7年停步不前的情况下,这三个城市都未必能达到比肩一线的实力,更别说泉州。
谢谢邀请!根据2017年5月第一财经、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最新排名,福建泉州属于二线城市。按目前的发展势头,泉州很有可能在2025年跻身于新一城市行列。为什么呢?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泉州是福建省地级市, 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,北通莆田、福州,南接厦门、漳州,东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,西北通三明,西南通龙岩,总面积11015平方公里,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65万人,实现GDP7548亿元,增长13.57%,全国城市排名第20名,上升2名,排在第一财经2017年新一线城市西安、沈阳、大连的前面,上升的速度很快。在2016年,泉州GDP在全国排名第23位,大连第17位,沈阳第21位,而2017年5月第一财经关于新一线城市排名,是根据2016年城市的发展状况排名的。当然,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排名不仅仅看GDP,主要看城市的商业活力指数等五项指标。
泉州GDP已连续多年在福建省排名第一,2017年省会城市福州在全国排名第26名,著名旅游城市厦门在全国排在了第47位,这些都是泉州值得骄傲和自豪的,在福建省,第一个能跻身于全国一线城市的,非泉州莫属。
泉州是福建省确定做大做强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,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,是列入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。
“海上丝绸之路起点”,还是唯一的,这个定位是相当高的,而且是国际组织认定的,说明了泉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,同时也证明了泉州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得到广泛认可的。
列入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,说明要优先发展,先人一步发展,那么就会有相应的政策、资金、项目支持,泉州的发展将驰入快车道,从一年内GDP全国排名上升2名次,就可见一斑。
经过多年的发展,泉州已经形成纺织服装、制鞋业、石油化工、机械装备、建材家居五大千亿产业集群,拥有上市公司101家、中国驰名商标152个。在此基础上,已形成集成电路、石化、半导体“三大板块”。
在2017年大发展的基础上,泉州进一步强化实体经济强市战略,强化工业支撑,打造制造业强市,致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。
强化发展“三大板块”,大力发展集成电路、石化新材料、精细化工、装备制造、新能源汽车、半导体、石墨烯产业,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。
创新发展金融保险、信息、物流、供应链、文化旅游、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。争创“中国制造2025”国家级示范区,建设数字化示范车间和智能工厂,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快速发展。
2018年4月2日,科技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,全国17座城市入选,泉州名列其中,随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推进,相信泉州的科技创新发展将迎来新的腾飞。
泉州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,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、国际花园城市、国家森林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、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、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2017年入选全国第五届文明城市。
综上所述,泉州城市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,综合发展指数全国排名逐年上升,到2025年比肩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全国一线城市可能还有差距,但跻身于新一线城市还是完全有可能的。
谢谢邀请,谈下个人观点!
泉州目前在国内只能算是三线城市,虽然在福建比较有名气,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,不过很遗憾,泉州在全国的知名度,明显比不过福州,更别说特区厦门了!
不过,泉州毕竟已经连续18年领先福建全省GDP了,并且泉州由于民营企业众多,很多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很大的知名度,继续做强做大应该希望还是很大的。泉州几个县市都在全国百强县之内,只是因为泉州行政级别比较低,以至于招商引资收到很大桎梏,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即使有考虑在这里投资,但基本也会考虑把总部设在厦门,或者福州,未来会不会有所改善,不容乐观!
再加上一点,和厦门,福州一样,受台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,泉州未来要迎来爆破似的发展,应该不太现实!要知道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发展,就是内地也渐渐发展起来了,泉州即使加速发力,撑死了做个二线城市,也许在二线城市里面会比较靠前罢了!毕竟经济实力摆在那里!
至于一线城市,泉州短时间内就不要去想了!还有更致命的,泉州中心城区实力真不咋的,甚至有人说泉州市区就是一个大县城!经济全靠晋江,石狮,南安这几个强县级市撑着,只要这几个县级市没有改区,泉州还是安安心心继续做二,三线城市吧!
顺便提一下,泉州藏富于民,市民就是很多所谓的农村的都比国内许多大城市市民有钱,对于泉州能不能成为一线城市应该也不会台在意的!毕竟口袋里有钱,比徒有什么虚名都好!
我是阳春三月桃花开,你的点赞和关注是我不断前进的希望和动力,欢迎评论转发!(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删除)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鲤城集成灶维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鲤城集成灶维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