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丹东柴火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丹东柴火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有没有孕期一直做饭照顾老公家人的,一天三餐,做饭时间公婆就去找活干?
今天下午刚问了一个刚生了第三个儿子还在做月子的朋友,我说你现在有三个孩子辛苦吗?她说都是自己生的,辛苦也应该。我问公婆有帮忙带孩子吗?她说随便他们的,愿意帮忙就帮,不愿意我就自己带。现在月子里,二儿子和刚出生的老三都是自己带,她认为很正常,老三是生完老二几个月在哺乳期怀孕的。因为她以前有多囊卵巢,吃中药调理身体才生了老大老二,所以特别珍惜孩子。
有是应该会有吧,但是很少会有人做得到。
就像我老公,你让他偶尔做一次还可以。一直坚持下去的话,肯定是做不到的。每个人性格也不一样,有些人就会细心一点,会关心人一点,有些人就会大男子主义一点。有些人就会很喜欢做那些家庭琐琐事,做家庭主妇。有些人就会很讨厌。
谢谢悟空的的邀请!
这样的情况应该有。
先说我自己,我结婚后和我老公奶奶、我老公大伯、我公公他们一起住,没有婆婆。
早饭我公公做,中午饭是我做,我公公帮忙烧火。我公公他们直到现在还是烧柴火做饭。晚饭他们喜欢吃面条,我老公奶奶用电动压面机把面条压好,然后我做。一直做到春节前我老公不上班了,我老公做饭。过了春节后就到预产期了,我老公在家做饭,我就没做了。
生了我女儿后我坐月子,我老公给我一天做五顿饭。做完我的再做他们大家的一日三餐。
我孩子的一个近门婶婶,结婚以后也是和公公婆婆在一起住,到现在已经有12年左右了。她的公公婆婆很喜欢干活,两口子整天在工地上做小工。我女儿和她小儿子是同一年出生的。遇到下大雨天,外面干不成活了,她公公会帮忙看一下孩子,她婆婆就是出去打牌。
她婆婆不喜欢做饭带孩子,整天出去干活挣钱。她也是怀孕期间包括后来带着两个孩子做一大家子的饭菜。
老大长到两三岁了送去幼儿园,在带着老二做饭干家务;老二送幼儿园了在家带老三做饭平家务。一到星期天,就是老小七八个人的饭菜。
问题是只是做饭还不够,还吃不到一起。夏天到了,公公婆婆喜欢吃蒜泥捞面条,女儿喜欢吃茄子,两个儿子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。所以她经常要炒两三锅莱,做两样饭。
她老公很会做生意,去年她们家盖了一幢别墅。
现在孩子们大了,老三也上大班了,自己家也盖了别墅。很多人羡慕这个媳妇有福。每次别人说她命好什么的,她都笑笑不说话。可是我知道,在这命好的背后,她付出了多少。
有的,我姐到生孩子那天都在上班,洗衣做饭,照顾父母。现在家庭条件好了,人也娇贵了许多,记得我妈妈和我们讲,我父亲抗美援朝一直打仗过来内蒙这边的,生我大哥的时候前面还响着炮呢,我母亲是辽宁丹东人,生了三儿两女,没有一胎是婆婆或娘家妈在身边照顾了的。也没听她埋怨过,我姐也是生两个孩子都是自己照顾自己,自己加些小心。我们也是婆婆没在身边,也没有非要婆婆做饭吃,干这干那的。
有的。因为孕期的话会有水肿,多活动也有益处。对于做饭,很热爱,看视频的做法都会不由自主的保存下来,探索着去做,做好看着家人吃的时候满足的样子,也很开心,我觉得孕期只要能做些力所能及的,还是可以的,做到更多的是一种乐趣!
想去集安旅游,有推荐的地方和旅游方案吗?
您好,感谢邀请。更多旅行旅游方面的问题,欢迎多多咨询我。谢谢!
然后先简单的介绍一下集安。集安属于吉林省通化市。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。集安环境优美,景区众多,素有“东北小江南”之称。
接下来说下集安的旅游景区。集安著名景点有很多,首先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,鸭绿江风景区,云峰湖风景旅游度假区,好太王碑等。除这些景点外,还有一些其他的景点也很不错。比如丸都山城,万亩油菜花海等。
简单的说下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旅行攻略。这里是国家4A级景区。开放时间:7:30-17:00
建议游玩时间:4小时。
门票:50元。
自驾游的话,去之前请选择好路线,路上注意安全。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,欢迎继续提问,谢谢!
推荐先不说,说说“附近不推荐”吧——白鸡峰森林公园!从梅河口到集安的路上会经常看到几个景区牌,它是其中一个,为什么不推荐呢?
1、下高速要开好久的乡路、村路,限速三四十码,最多能开到60码,再快就很不安全了。
2、景区成人票20元/人,20元/车,是不是挺好?问题是只给一张10元票,不知道我其他票钱去谁腰包了。
3、景区内处处给人感觉叫“破败”,年久失修➕游客很少➕工作人员一个没有➕没有特色的山和一丁点儿水,那可是4A景区呀!望天鹅也是4A,根本不在一个量级。白鸡峰充其量是个大众公园。
沈阳,长春有直达的大巴,火车需要到通化中转。最美的季节是秋天(8~10月),特产是人参等中药材,所谓的特色小吃是高丽火盆,价格不算贵,尝尝味道就可以了,其他的在早市场就可以了,这个北方大同小异。景点嘛,好太王碑,将军坟,丸都山城,江桥,,,,集安的空气非常好,街道非常非常的干净!在东北少见!
1950年你在哪里,这一年你记忆深刻的三件事有哪些,作何感受?
回答《1950年你在哪里。这一年你记忆深刻的三件事有哪些?作何感受?》
我参与进来谈谈这个话题。这是我经历过的大事件。我今年87岁了,1950年我16岁了。正在小学读书。我回忆解放初,1950年发生许多件大事。要事。在我记忆中最重要的有三件大事。
第一件大事: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。国民党败了,扔下一大堆旧政权,旧城市,国家需要接管。改造,恢复生产。1950年第一件大事,叫做恢复国民经济生产。接管旧政权,改造旧城市,接收资本家企业。接收旧银行,处理外国资本企业等大事,1950年开始了。
第二件大事。正当我们国家恢复国民经济生产时。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。美国南朝鲜军队。打到鸭绿江边,朝鲜金日成请求毛主席,毛主席作出决定,派志愿军入朝,1950年10月25日,中国人民志愿军从丹东进入朝鲜参战。
这件大事,非常重要。
第三件大事是镇压反革命份子。正当新中国刚成立。美国发动朝鲜战争,想推翻新中国政权。此时,蒋介石在台湾,发出叫喊,要反攻大陆,派大量特务,原来遣留不少特务,加上土匪,应合蒋介石反攻大陆。毛主席在1950年10月10的发出镇压反革命份子的号召,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。
以上这三件大事,都关系到新中国刚诞生的新政权。当时,中国相当困难,4,6亿人口要吃饭,(哪时小学课本都写4万万6千万人口)我们的政权还不巩固,东南沿海。华南,西北,西南还没解放,国民党谴伏大量特务,还有地方旧政权人员勾结起来,破坏生产。颠覆我们新政权。不镇压反革命,我们的新政权就不巩固。
这三件大事,是我亲身经历的,亲眼看见的。是亲自感受的。感受太深刻了,记忆太清楚了。这三件大事,件件关系到新中国新政权。今天,我回忆人生,记忆犹新。新中国,新政权多么艰难。险些被美蒋推倒。年轻人!你们听了我讲的这三个故事有何感想?…
1950年是我的童年时代 ,那时候才六七岁吧,穷人家的孩子,整天只知道捡煤渣,捡柴火…深刻的一件事现在还记忆犹新,我和同龄的小朋友,看见水井里有一i块木头,我们两人同时伸手去捞,人小手短怎么也捞不着?最后垫起脚尖身子重心往前扑,扑冬一声就掉进水井里!那时候刚下了几场大暴雨,水井里面的水已经装满了!三四月份的天气早晚还凉,身上穿着破棉袄没有脱下来,人掉水里,一时半会还不容易沉下去,我就在水井里拼命的往上爬,一个挑水卖的老头,站在水井边笑嘻嘻的看着我,他也不伸手拉我,我使劲全身力气爬呀爬,终于爬上来了!后来,我一看见这老头,就很讨厌他!这件事在我脑海里刻骨铭心,至今在我脑海里回忆那老头当时为什么不伸手拉我还望我笑?那时候可能是寻穷开心呗。
我们住在河边搭的棚房,每年夏天涨水,篷房就被水淹了,只有搬在别人的屋子里,水退了又搬回去,每年都这样周而复始灬
我看见比我小的小伙伴背起书包上学了,我非常羡慕他们,家里穷父母说女孩子读书没有用,所以他们没打算让我上学,我记得我快九岁了,我就哭闹,每天吵着要上学,听小伙伴说学校在报名呢,我自个跑到学校去报名,捡煤渣的时候,捡到一只钢笔,报名的时候我把它别在我的上衣领口显眼处,老师问我小朋友,你呢?妈妈没带你来?我说他们不让上学,我自己来的! 老师抬头一看发现了那支钢笔,:哎,你会写字吗?我说会写我的名字,还有爸爸妈妈的名字…老师很高兴,开学了老师就选我当班长,我是班里年龄最大的个子最高的坐在后面最后一排。
我们的童年,跟现在孩子的童年是天地之别,那时候新中国才成立,国家一穷二白,现在国家富强,人们生活水平提高,百姓的日子过得幸福美满。
我永远热爱共产党!热爱我的母亲祖国!
啊!陷入了回想,95后出生,回想到1950年,那应该是我的前世,那年我应该也是30或40岁。那时我在山西,在这一片片都是煤,可惜我的世界观里都是国家,努力的为国家建设做贡献,辛苦而简单的挖煤呢!
1950年我刚二岁虚,我1949年生,虽然是不懂事,但是刚刚解放了,我家住一个班解放军,经常抱我,和我家很好,后来去朝鲜战争打仗,当时保密,临走时我妈妈问了去哪里?他们只在台子上用水写二个字。朝鲜,然后这些可爱的人永远离开了,曾经对我妈说,如果不牺牲肯定会来看望你们的!可是我们一直在期盼,永远地等待!可爱的人归来!
2018春节期间,你家那里有哪些年俗讲究?
在我们老家辽宁营口这边农村,三十当然都是在自己里过啦,爸爸妈妈会起来的很早,准备早饭和午饭,午饭当中最繁琐的就是要油炸一些东西,比如妈妈自己做的甜的鸡蛋泡,再就是要炸一些春卷和其他的小吃。中午全是正餐,晚上就是提前包好饺子,炕上准备好各种水果,瓜子坚果花生等,糖块点心什么的在一起吃,坐等春节联欢会,近几年手机技术的发展更是增添了一些气氛,微信群抢红包,微信摇一摇抢红包呀,等等,到了临近十一点家里就会煮上饺子,吃饺子,爸爸就会放礼花和鞭炮。当然过了十二点,就会给亲朋好友发上春节的祝福。初一,我们起来的很早,因为左邻右舍的小孩子,7点多就出来挨家挨户的拜年,也算是传承下来的习俗,活络邻居的关系。
丹东姥姥家那边相对热闹些,初二初三初四都会在姥姥的几个孩子家轮流摆上家宴,一个大家族的人摆上两三桌,在一起吃饭,拼酒唠家常,谈一谈在在外漂泊的不易,给上小孩子红包,好不热闹!
过年杀猪都会在元旦提前杀好,留作过年吃,猪肉酸菜火锅必不可少!这就是一个普通辽宁家庭的春节!
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,历来为千家万户所重视。距离鸡年春节只有半个月了,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。那么大家对祖国各地的春节民俗又有多少了解呢,让我来带大家看一看吧。 1.北京 赶庙会是北京过年的一大习俗,在北京地方民众信仰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。庙会是是融民间艺术、宗教信仰、物资交流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盛会。在庙会期间,人们祭祀神灵,表现祈福求吉的心理诉求。同时,庙会内外商贩云集,百货杂陈,形成了规模极大的庙市。人们所熟悉的“东岳庙”、“厂甸”、“白云观”、“五显财神庙”都是著名的庙会,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。 2.河北 “打树花”是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,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。据说当年暖泉镇有好多铁匠作坊,每逢春节,有钱人家放烟花庆祝,铁匠们也同样渴望着热闹喜庆,但买不起烟花,他们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,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方的砖墙上,迸溅形成万朵火花,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“树花”,其热闹喜庆的氛围绝不输给拥有烟花的富人们,因此便有了每逢过年“富人放烟花,穷人打树花”的民俗。 打树花 3.上海 在上海,从腊月下旬起至除夕,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,用长柄扫帚掸掉屋顶四角及墙上灰尘、蛛网,称“掸檐尘”。掸檐尘是个隆重的事情,儿时是要一起帮忙的。老话曰“越掸越发”,在上海话中,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所以也叫“掸陈”,寓意掸除“晦气”。同时,这一阶段,人们都要剪指甲、理发、洗澡、拆洗被褥、擦洗器皿,干干净净,辞旧迎新。 每到过年,阿拉上海宁都讲究穿新衣,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:买新衣服。旧时讲究直接让裁缝做,全家上下,全身上下都是新的,也有送旧迎新的意思。这是小时候最为之兴奋的事了! 4.四川
我是济宁的。我们那边除夕下午要贴对联。晚上要吃饺子。到10/11点的时候我们要发码,烧纸钱给保家客,点香放烟花和鞭炮。包的饺子里会放钱,家里谁吃到谁就来年有福气。出去玩的时候口袋要放钱压口袋给自己带来好运。初一早晨不能动刀,初二之前不能扫地。
春节期间全国各个地方都洋溢着年味。在以前,刚进腊月就能闻到过年的味道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,一天天地眼看着就到年了。买春联,贴春联这个就不用说了,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。我们老家是山东,农历二十几号,我们家就会蒸好几锅菜馅馒头,肉馅馒头,一下能吃到正月,哈哈哈,这都是以前把老一辈人饿的没法,一到过年就想着屯起来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丹东柴火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丹东柴火灶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